张云生;张喜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村级治理经历了复杂的国家化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是单纯的国家单向驱动,而是国家整合输入与乡村社会回应输出的互嵌。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村级治理国家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村庄自治事务被纳入国家治理轨道,这不仅有效保证了国家意志在村级层面的贯彻,也加速了村级治理向现代化的转型。但是,国家介入村级治理也带来了国家责任泛化、村庄公共性消解及国家化治理进程受阻等后果。从长远看,这会潜在地加剧国家治理悬浮和村级治理内卷化风险。为此,应当构建兼具国家意志传导与基层实践弹性的治理机制,使国家在规范整合乡村社会的同时,为村庄自主治理预留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村民治理村庄的主体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与村庄自主治理的协同共进。
2025年05期 No.487 86-9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甘颖;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目标下,服务下乡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发现,“服务锦标赛”的形成与运作是导致基层政府在服务供给时面临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基层治理向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制的“锦标赛”特征并未消亡或衰减,反而催生出新的“服务锦标赛”体制。在其运行过程中,上级政府通过强控制—强监督—强激励的动员运作,从目标决策、内容设置、激励机制等3个层面推动实现了行政化的服务下乡。“服务锦标赛”这一向上负责的标准化行政工作体系,与回应群众需要的复杂化服务需求之间存在张力,导致出现了行政消解服务的服务下乡困境。基于此,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只有明确公共服务的类型与本质,才能实现政府服务供给与职能定位的平衡。
2025年05期 No.487 98-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