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

党建研究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下数智赋能政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逻辑与实践进路

    唐庆鹏;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跳出了技术决定论的单一性藩篱,有机整合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复杂交互关系,为把握数智赋能政党治理提供了新的系统分析框架。政党组织是随技术环境演变而不断调适的复杂适应系统,并以技术赋能的形式展开适应性叙事。数智赋能政党治理是党能动地利用数智技术实现治理增效和创新发展,具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助力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增强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效能的引领等多重现代化治理价值。数智技术的赋能作用为政党治理系统增添了新的复杂性,但也存在生成非预期性逆治理效应的因果概率,“赋能”有可能演变成“缚能”,出现适应的排异效应、开放的安全风险、涌现的形式主义等诸多实践困囿。要更好利用数智技术赋能政党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以现代化为导向,与“数”俱进推动政党治理系统的适应性发展;以党群关系为核心,打造政党治理系统开放交互的“数智纽带”;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数智赋能政党治理的制度生态;以数字素养为支撑,加强政党治理的智慧型人才培育。

    2025年03期 No.485 4-1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从“集成”到“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效能提升机制

    梁超;张荣华;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生机制蕴含着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成长叙事。从集成关系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廉洁型政党建设内在关联,既分别隶属于各自独立的结构系统,又在“两个伟大革命”的协同推进中发挥着相互滋养的作用,彰显着国家廉政治理体系赋能党的廉洁治理能力的正向递增价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效能提升机制主要贯通在“五大层级”:“动力机制”体现在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清廉中国”的目标、“自我革命”的基因和“共同富裕”的感召等方面;“要素机制”体现在主体结构要素、内容构成要素、过程控制要素和作用影响要素等方面;“供给机制”体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等方面;“反馈机制”体现在文化性引领功能、制度性调适变革、组织性锻造能力和社会性主动参与等方面;“实践机制”体现在增强廉洁型政党建设的思想引领力、制度革新力、社会监督力和形象传播力等方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廉洁型政党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践行“三个务必”的历史自觉和制度自信,有助于在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中持续提升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2025年03期 No.485 16-28+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政府治理研究

  • 牵引—推动: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例

    贺芒;闫博文;

    政策试点虽然频繁被运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但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构建以制度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的多动力维度综合性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切入,对政策试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通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案例的透视分析发现,其6个动力源维度分别融合形成两股力量:试点方案、推广动力和退出压力融合形成牵引力对政策试点推动过程发挥引导和规制作用;资源配套、试点单元基础和工具设计融合形成推动力为政策试点推动过程提供基础和支持,最终呈现出“牵引—推动”动力机制模型,以此阐释政策试点如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5年03期 No.485 29-4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政策叙事类型图景:基于“政策过程—话语模式”框架的分析

    谭九生;陈珊珊;

    政策叙事作为传递政策目标与愿景的载体,成为实现公共政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重要工具。然而,如果忽视政策叙事在具体治理情境中的类型差异,恐难以有效指导治理实践,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本研究基于“政策过程—话语模式”分析框架,将政策叙事划分为4种类型,即理性阐述型、情感启发型、理性引导型、情感动员型,并结合本土化政策情境选取延迟退休政策、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孩生育政策等进行阐释和分析,展现不同政策过程与话语模式下的政策叙事现实图景。通过进一步的类型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化情境下政策叙事在叙事假设、叙事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从类型学视角理解政策叙事,有助于丰富政策叙事的理论研究,还能为立足中国治理情境讲好政策故事、推进政府政策输出与回应提供实践启示。

    2025年03期 No.485 42-53+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社会治理研究

  • 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数字政务服务中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实现路径

    向玉琼;蒋亚琴;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民行为“动力—能力”演化的结果。在数字政务服务设计、提供与评价等服务供给的不同情境中,出现了数据留痕型、数据应用型、体验反馈型等3种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模式。不同模式下公民的行为动力与行为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同,并在主体范围、行为方式、资源投入、行为价值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制度赋权与平台增能互构的结果。制度赋权为公民行为注入了外源动力,塑造出公民参与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不同场境,而与之相适配的服务平台设定了公民行为的能力要求,并影响公民行为的内生动力,由此实现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动力—能力”的内部转化。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打破了专业生产范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单向度的“供给—消费”关系,是对数字政务服务领域中主体合作关系的完善与拓展。

    2025年03期 No.485 54-6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行政统合与治理激活: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秩序建构

    袁明宝;

    后搬迁时代社区治理秩序建构是实现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混合型治理事务和超前城镇化特点,是政府行政统合介入安置社区治理的基础。基层政府通过对多元治理主体、多元治理事务以及多元规则的统合,实现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的制度化和组织化运转。行政统合不仅能够提升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行政能力,也使基层干部能够借助提供行政服务的机会积累治理资源和权威,将正式规则输入安置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中的行政统合能同时满足处理安置社区行政事务和回应居民诉求的要求,使行政、服务和自治事务得到有效融合。行政统合不是简单的行政化,其核心是在行政力量介入的同时能够激活社区内生治理资源,实现正式治理与非正式治理的良性结合。

    2025年03期 No.485 70-82+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三农”问题研究

  • 结构调适、过程优化与行动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金华市L村的案例研究

    张新文;万栗江;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治理转型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赋能理论,提出“结构调适—过程优化—行动赋能”的分析框架,对浙江省金华市L村“智慧村社”数字治理平台案例进行剖析,从组织、制度与机制层面阐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变革逻辑,强化对数字治理问题的整体性回应。通过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新的解释框架,研究发现:从结构调适维度看,以技术嵌入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由异质到标准、碎片到整体、内卷到内生转向,实现从“粗糙应对”到“精细运作”的转变;从过程优化维度看,以技术支撑再造多元互动格局,以赋权增能形塑服务治理流程,以体系创设推动价值与技术的理性统一,实现从“条块分割”到“协同联动”的转变;从行动赋能维度看,通过架设端口空间营造科学场景、融合数据集成拓展应用空间、迈向简约治理来彰显数字效用,实现从“模式僵化”到“简约高效”的转变。未来乡村建设应当坚持技术治理与工具治理的深度融合,探索新型乡村智治模式,实现乡村数字治理绩效的一体提升。

    2025年03期 No.485 83-9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社区共同体空间营造:内在机理、现实反思与发展路径

    章荣君;张向向;

    在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质生产力与乡村社区共同体深度嵌合,赋能乡村社区共同体空间格局的重塑。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从乡村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等3个维度,通过物理化改造、社会化实践和人文化渲染,嵌入乡村社区共同体产业发展、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等3个方面,推动乡村社区共同体空间的升级转向。但乡村空间因受传统惯习和时代推力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空间张力,使得乡村社区共同体建设面临生产空间闭塞、治理空间僵化和文化空间失落等现实矛盾。借助新质生产力赋能路径,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要素配置,培育数字社会资本与人本观念,重建乡村文化印记凝结集体认同,从而推动乡村社区共同体物质空间完善、社会空间拓展和文化空间活化。

    2025年03期 No.485 95-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2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求实》杂志简介

    <正>《求实》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学(中国政治)期刊。《求实》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主要栏目:党建研究 政治学研究 政府治理研究 “三农”问题研究《求实》竭诚欢迎作者赐稿,稿件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字数15 000~30 000字,优秀稿件可不受字数限制。

    2025年03期 No.48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求实》投稿须知

    <正>《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政治学(中国政治)期刊。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政府治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一、稿件Word文档请投至唯一投稿邮箱qiushi1959@vip.126.com,格式为“题名+单位+作者姓名”,并在文末注明作者详细信息、手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提供中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不再接收纸质投稿。论文框架一般包括以下部分: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分析框架及论证(根据选题确定3~5个一级标题)、结论与讨论。论文字数15 000~30 000字,优秀稿件可不受字数限制。

    2025年03期 No.48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下载本期数据